老子曰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壘土。”學校課堂亦如是,為了提升課堂教學,需要不斷地探索、思考、創新,一點點累積教學經驗,在原有課堂的基礎上不斷改進、完善,最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。
2019年11月8日下午,數理學院在A5-403教室舉行了數學課程的導入形式研討會,會議由董院長和教研室主任史老師主持召開。
會議主題圍繞數學課程的導入方法,課堂的有效形式以及近期工作安排等方面展開。
首先,董院長指出: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水平,以及實際教學內容與要求,利用生活情境來進行課程導入,進而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。在課堂導入環節引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,不僅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,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全面激發,也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,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。
其次,在會議研討中,老師們根據自己的上課體驗各抒己見,就數學課程的導入形式展開激烈的討論;最終總結下來,老師們都提出了這些導入法:溫固知新導入法、類比導入法、設疑式導入法、直接導入法、強調式導入法、反饋導入法。
最后,史老師對會議內容進行總結,希望大家能夠在課堂上嘗試多種課堂導入形式,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,從而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。